殷姓起源于哪里(源出周口的名门望族:长平殷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30 10:06:50    

殷氏出于子姓,是殷商朝王族的后代。《世本》载:“周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

殷商的始祖为契,传说契是其母简狄食玄鸟(燕子)的卵而生,因而姓子,取鸟子之意。契被舜封于商,传到成汤时,经多次迁徙,商族居于亳。成汤处夏朝最后一个王夏桀之时,夏桀荒淫无道,成汤兴师伐桀,建立了商朝。商都屡迁,初居毫,在今河南亳州一带。成汤建立商朝后,又经多次迁都,自盘庚时定都在殷(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因而商朝也称殷。从盘庚迁殷到纣亡国,共8世,12王,273年,一般称为殷代。殷商王朝被周所灭,周武王封殷商的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儿子微子于宋(今河南商丘),其子孙不得封者,以商或以殷为氏。

关于殷姓的姓氏来源和发展,《元和姓纂》上有一段更为详尽的记述:“殷,子姓,成汤国号也。二十四代,三十四王,六百二十九年,为周所灭,子孙以国为姓。秦末居河内野王。汉初迁汝南。陈郡长平县:汉北地太守殷续,始居长平。魏有褒,生昱。昱生敞,过江。六代孙高明生不害、不占、不佞。不害孙开山:唐吏部尚书。”

长平,今西华县。夏属豫州,周代为陈国属地,陈灭归楚。秦初置长平县,西汉置西华,隋改称柳城、鸿沟,唐改称箕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复称西华至今。

殷氏居于长平,始于东汉北地太守殷续。三国时,殷续的后人殷哀,任魏国荥阳令。殷哀长子殷昱,生殷敞;次子殷跻为上党太守,生殷识,为濮阳令。殷昱、殷跻兄弟两支,从东汉至五代后唐,近800年间,代有名人,传19世,成为名门望族。长平殷氏历代为官者60余人,《晋书》、《宋书》、《梁书》、《陈书》、新旧《唐书》等正史中,为立传者有25人,载名者计84人。殷氏一裔从殷纣王失国之后,到长平殷氏,衰落已久的殷商宗族又兴盛起来。

从晋代始到南朝宋,长平殷氏殷跻之子殷识一支后人相继出仕。殷识二子,长子殷羡,字洪乔,晋代曾官至豫章太守、光禄勋。次子殷融,字洪远,为太常、吏部尚书。此系在历史上最知名的是殷羡之子魏晋名士殷浩。

殷浩(?-356),字深源,晋陈郡长平人。殷浩年轻时好《老》、《易》,有识度清远、尤善玄言的美名,为尚清谈的人所尊崇。《世说新语》中有许多关于殷浩谈玄的记载。初为征西将军庾亮幕下记室参军,后升至司徒左长之职。但后来殷浩不愿做官,视官禄如粪土,弃官退居墓所10余年,当时人称他为管仲、诸葛。晋大臣王蒙、谢尚闻知其名,前往其墓所拜访,求问当时逃居江左的晋王朝的兴亡,殷浩与之畅谈,王、谢听后看到殷浩心怀收复中原大志,回朝禀告穆帝,说:“深源不起,当如苍生何?”

穆帝于是起用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当时桓温刚刚灭蜀,位居征西将军,威势显赫,朝野上下对他皆怀惧心。殷浩久负盛名,朝野众臣对他也很推崇拜服。朝廷因此重用殷浩,以其与桓温制衡,殷、桓之间也因此种下疑忌的种子。

穆帝永和六年(350年),朝廷欲平关河,以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殷浩以平定中原为己任,上疏北征,穆帝应允。但他率军连年北伐,均告败绩。桓温于是趁机上疏攻击殷浩,殷浩遂被朝廷废为庶人。桓温这时对其属下说:“如果使浩作令仆(即宰相),足以调理庶政,仪正群僚。朝廷用非所长。”

殷浩被革职后,虽口无怨言,但内心痛苦,“终日书空‘咄咄怪事’四字”,不明白失败的原因。后桓温写信请他做尚书令,他欣然相许,但回信时,他顾虑话说得不对,反复开封了数十次,结果回复桓温的竟是空函。桓温看到空函,以为是殷浩对自己的最大蔑视,遂与殷浩断绝往来。殷浩于永和十二年(356年)卒。

长平殷氏名人历朝为官者,或军事或内政,均有建树,但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文化建设上。长平殷氏中有不少人担任过秘书丞之官,这是掌管国家图书文献的收藏、整理事务的职位。如殷淳、殷钧、殷僧首、殷仲容任过秘书丞,殷芸任过秘书监,殷践猷为秘书省学士,殷季友为秘书郎,都对整理历史文献、保护文化遗产作出过贡献。

长平殷氏在文学上最突出的是殷芸。殷芸(471年~529年),字灌蔬,南朝齐梁时人。其生性倜傥,不拘细行,但不随便交友,门无杂宾。他励精勤学,博览群书。南朝齐武帝时,为宜都王行参军。南朝梁代,任临川王记室,后又任尚书左、国子博士、昭明太子侍读、秘书监、司徒左长史等职。殷芸知识博广,富有才情。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皇帝在敕令作通史时,凡不经之说,为通史所不足取者,都让殷芸收集整理起来,名为《小说》。

《殷芸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其价值主要表现在:首先,《殷芸小说》收集保存了许多已亡佚的史书的珍贵文献资料,具有补充正史之不足的史料价值。其二,在殷芸以前的作家,如刘义庆、沈约等人所编撰的小说,大多是有关历史名人的故事,而殷芸除辑录这些之外,还把笔触延伸到民间传说、野史故事、山川风物、名人遗迹等。其三,在体例上,《殷芸小说》还具有始创价值。《殷芸小说》原是作通史时内容荒诞不经,或虽有史料价值却不符合通史体例要求的剩余材料,可说是“史之余”,实是野史。《殷芸小说》以时代为次编录,具有史书的体例和规模,是后世野史、笔记的滥觞。其四,殷芸是最先以“小说”为书名的人,在殷芸之前,“小说”虽已成家,但编撰小说的人,多用子、说、语、书作书名,如南朝宋代的刘义庆撰录魏晋士人言行的《世说新语》,未用“小说”作书名。唯有殷芸编撰的“街谈巷语,不经之说”,才名副其实地名为“小说”。

《殷芸小说》原书30卷,隋时存10卷,后散佚。仅散见于《太平广记》等书中,鲁迅先生撰《古小说钩沉》时,才把散佚的殷芸小说辑录在一起。198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周楞伽补辑加注的《殷芸小说》计163则,是现今保存殷芸小说最详的辑本。

南朝梁陈时期,长平殷氏殷识一支由盛渐衰,而殷敞一支却兴旺起来。殷敞五世孙殷汪,仕齐豫章王行参军,其子殷高明为梁尚书兵部郎。殷高明有五子,长子殷不害、幼子殷不佞知名于陈。陈朝灭亡,殷不害之子殷僧首移居关中。李渊起兵,殷不害之孙殷娇(?~619年),字开山,跟随李氏转战南北,唐高祖时为大将军府椽,官拜光禄大夫。唐太宗时为渭北元帅,后赐爵陈郡公,迁丞相府掾,随李世民平薛仁果、平王世充,进封郧国公。殷不害的子孙在唐朝为官者近30人。

相关文章推荐

  • 液体墙纸为什么不好(液态墙纸有毒吗)

    液态墙纸好不好?液态墙纸的优点有哪些呢?许多人拿它来装修卧室,但是毕竟是液态的材质,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有害物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液态墙纸好不好以及液态墙纸有毒吗?液态墙纸光泽度好采用最新高科技术和独特的材料,做出的图案不仅色彩均匀、图案完美,而且极富光泽。无论是在自然光下,还是在灯光下都能显示其卓

    2025-04-01 11:40:13

  • 为什么仙人掌那么耐干旱(仙人掌无与伦比的耐旱能力)

    提起沙漠里的植物,很多人张口就能说出仙人掌,仙人掌确实无愧于你所想。它在沙漠里的适应能力无与伦比,不信你看!仙人掌表面有层蜡质,叶子进化成针状,缩小了外表面积,从而减少了水分蒸腾。仙人掌的树干充当水库,根据其蓄水的多少可以进行膨胀和收缩,而上面的叶绿素代替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皮上的蜡质保护层可以保存

    2025-04-01 08:32:51

  • 碗莲烂茎烂叶是为什么(你的碗莲为什么长的不好)

    你的碗莲为什么长的不好,关键步骤在于剪莲子这一操作。大家要牢记,莲子两端有明显的区别,一端凸起,另一端则有凹陷,凹陷处有一个小圆洞。在凹陷部分,我们需要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子。如果剪刀无法轻易剪开,可以尝试在水泥地上轻轻磨一磨,只要能让水顺利渗透进去即可。但请务必注意,不要剪错方向,因为凸起的那一端是

    2025-04-01 08:05:58

  • 纯银耳钉为什么会变黑(为什么银饰会变黑?)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听过这样一种说法:“银饰越擦越亮,只有身体不好的人才会变黑!”更有部分商家因此嗅到了商机,以“银饰可以吸出体内毒素”的说法来宣传自己的银饰,不禁让人产生一种“以身试毒”的冲动。那么银饰变黑真的是在吸毒吗?长期佩戴银饰,真能吸出体内毒素?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一、“银饰真能吸出体内的

    2025-04-01 04:00:38

  • 为什么空调一开就跳闸(中央空调常见5个维修原因!)

    1、噪音过大这种不是久未维护就是安装不合格验收时记得看是否用减震垫+双螺母固定内机顶部与屋顶的距离要大于2-3cm防共振常见原因:没装减震垫、风机叶片松动送风管道漏风、压缩机故障2、制冷不行了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使用几年后但4-5年后要记得做维护以及“加氟”还有室内机久未清理、堵住能制冷还才怪!常见原

    2025-04-01 00:43:46